坎坷人生路 ·曲折事业梯
文/畅长友
长篇回忆录连载
《坎坷人生路·曲折事业梯》,是庄里西上官村一位70岁农民畅长友用朴素的语言记录自己曲折坎坷一生的长篇回忆录。本期分享的是回忆录的第二章总39、40节。
第二章
融入社会
第39节
西韩铁路拉石子
在七零年四月下旬,我们作为西韩铁路的民工们进入了第二阶段。这是一个充满艰辛与奋斗的阶段,我们作为战斗在三线建设第一线的西韩铁路民工们,为了国家建设,也为生活,默默地付出着辛勤的汗水!
在石川河砸石子的日子结束后,我们开始了用架子车为西韩铁路路基拉石子的日子。起初,我们两个人一个架子车,前后笆笆子搭上,每辆架子车载重在一千斤左右二寸半石子。那时已到夏初,天气很热。从富平县南到张桥东路基上,行程近四十里路,一路路不好,上坡路多。我们每天清晨很早就出发,装满石子后艰难地前行。那时候的土路很烂,有时我们需要攀爬陡峭的河川坡。汗水湿透了衣背,双手也磨出水泡,但无论多么辛苦,我们都毫无怨言!
进入五月中旬和六月,夏收的基本准备工作已经开始,石子的运输任务还差得很远。营房也搬到了咸铜铁路石川河大桥东的村庄里,大片豌豆地成了我们的野餐地。每个生产队都增加了民工和车辆,队里也派来了马车磨着白面拉着锅灶来增援。我们队由胡正林大哥赶着大车,谢连森大哥负责做饭。记得那个时候有几个民工因吃得太饱竟然没办法出工了。在那个年代,我们不懂抱怨,不懂退缩!我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完成任务回家支援三夏。
那个时候我们年轻,虽然说每天拉架子车很苦很累,当将石子艰难的送到路基上空车返回时高兴得发狂。两个架子车辕对辕,到下坡路时开火车似的坐上面滑行,那是多么的开心快乐!还有返回骑马的,记得铜铃哥骑马回来把屁股磨破了,他让我们给他抹点食用油。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给他准备了点油泼辣子和桃苜涂抹上去,当时他又疼又痒特别难受。就那样还是高兴的在一起骂笑,从不变脸生气。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我们不仅仅是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种子,更是用辛勤的劳动建设我们的国家。如今回想起来,那时的我们虽然贫穷,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力量。在疫情期间,我开车去张桥车站接人,曾步行走到五十多年前我们送料的张桥车站东的那段路基,心中不禁感慨万千。那些曾经的艰辛和付出都成为了我们宝贵的记忆。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如今回望那段岁月,我们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那是我们的青春岁月,那是我们的奋斗历程。我们曾经一起走过那些艰难的日子,一起为了国家的发展而努力付出过。每当回忆起那段岁月,和那些曾经的一起的伙伴们说起来都会露出自豪的笑容.
用架子车为西韩铁路拉石子的经历不仅塑造了我们的坚韧不拔和勤奋的精神品质,更成为了我们宝贵的财富和力量源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明白了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了珍惜生活、感恩祖国!
当我们回首那段历史时,我们会更加坚定地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这段经历也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如今,西韩铁路已经成为了陕西铁路米字型的重要线路,它见证了我们的努力和汗水,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每当有外地游客来到这里,我们都会骄傲地向他们讲述那个年代的故事,讲述我们用架子车拉石子的日子。因为那是一段值得我们铭记的历史,那是一段充满欢喜和激情澎湃的历史。
第40节
父亲突发脑梗
一九七零年六月十七日下午,父亲在木匠杨家去说媒合结婚日子无果后,气愤地回到了家中(这就是农村人说的说媒生闲气)。细心的母亲察觉父亲言行异样,遂命我速去村医疗站请来赤脚医生张兴民大哥。张医生测血压后断定为高血压,注射针剂后嘱其要去医院治疗。
此时,母亲心急如焚!赶往堡子上找李安生大叔。当时他是队长,恰巧母亲找到时在家里正召开干部会议。李安生大叔一听母亲的表诉迅速派胡正林大哥和王宝安大哥等十二名社员准备抬送父亲,(医生说不能用架子车拉)张医生随行。我年仅十六,未让母亲同行,因弟弟尚幼需照顾。到达庄里医院后,医生检查的时间,我赶往街道找赵福成大叔支招。经医生详细检查发现父亲一侧肢体异常,疑是脑梗需转至铜川市医院。正值天色已晚,转院只能乘火车。正林、宝安与福成叔商议后决定赴铜川,留下六人及张医生一同前往。这是一次刻不容缓的生死较量,张兴民医生与胡正林等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为我们挽回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悲剧。
火车于晚十一点左右抵达铜川市五里铺火车站,距离市医院还有点路程,他们继续抬着父亲急赶往市医院急诊。此时已是半夜,到达医院时,这个时候父亲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医生们立即启动了紧急救治程序,立即检查,发现父亲半边身体完全失去知觉。迅速安排收治与各项检查事宜,安排入住住院部且无需缴纳押金。天亮后,我给胡正林大哥他们和张兴民医生路费,他们随后乘火车离去。
父亲的病情不容乐观,需要住院接受全面的治疗。医生告诉我,治疗过程可能漫长而痛苦,让我们有心里准备!我懂医生话可是我必须要有信心和耐力!相信医技的力量!看着医生严肃的面孔,虽然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和迷茫。但我知道,此刻我不能哭!不能气馁!不能倒下!我需要坚强,为了父亲,为了我们的家。
此时的铜川市人民医院堪称人民的医院,入院诊治无需分文。主管父亲治疗的是谢大夫,态度温和、身材适中、标致的女性,话语轻柔且对父亲的病情深入分析治疗。后来父亲被确诊为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导致半身不遂!此番经历若为今人道来,或许难以置信——有如此医院的垫费服务。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张兴民大哥、李安生大叔、正林宝安大哥以及那些没有写进来的十位社员大哥哥们!
他们无私的救助与关爱让我感激不尽。此事使我更加珍视生命,也使我更加坚定地相信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张兴民医生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让我们深感敬佩。他不仅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还迅速对父亲进行了初步检查和急救处理。在送医过程中,社员们的关爱和无私奉献更是让我们感激不尽!他们的善良和热心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的淳朴与和谐,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
医生们与医院的紧密衔接和默契配合,确保了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父亲的病情也得到进一步控制。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医者仁心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医技人员的优秀和温暖!
作者: 畅长友 编辑: 张军良
长篇回忆录连载【十七】(未完待续) 内容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