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公益网讯 今年暑期天气非常炎热,刚放暑假,上小学的儿子就嚷着要回老家。为了避暑,我们全家就离开城市直奔乡下农村。刚一落座,侄儿就把我拉到村里的微信群里。一加入村里的微信群,‘嘀嘀嘀”的信息提示音就像放鞭炮一样,响个不停。群里的成员或发语音,或发表情,或发劳作图片,还有发各类链接的,真是让人应接不暇。
村里的微信群让我想到儿时农村老家信息传递是多么原始又古老。父辈们过着天明靠鸡叫、收工看太阳、夜晚点油灯的生活,上工下地都靠队长敲钟,晚上村里开会,生产队队长就会挨家挨户去叩门。后来电话问世,一个村子里几乎就一部电话,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为了问候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不得不与电话主人预约。有时老人因家里的琐事耽误了接电话时间,电话那头的年轻人又要急着上班,错过通话的时机,老人只好拖着孙子扫兴回家。如今好了,村里建起了微信群,通过手机视频可以随时和天南海北的亲人见面,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可用微信提醒老人体检、孩子打疫苗,搞定家里的一切。老人不能解决的事情,只要在村里的微信群里吱一声,就会有人前去帮助,一幅邻里和谐的田园画卷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回到城里后,一有空闲,我就趁机打开村里的微信群,点开浏览。一天,一村民发来的语音信息:“请问哈,谁有收割机的联系方式,我家玉米老了,打算明天收,想找个收割机。”接着便有村民不停地回信息:“某某才买了一台收割机,新的,可以找谁联系”;“某某收割机这几天正在某队收割,我有电话给你联系一下”;还有的说“你家那点玉米还用收割机,割些肉买两扎啤酒,我叫几个伙计帮你去掰,免费服务……”等等。群里的乡音是那么的亲切、熟悉、淳朴,一下子让我的心和家乡贴得很近很近,一幅秋收繁忙景象浮现在我的眼前。
前些天,我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一村民在医院查出肿瘤,急需手术治疗,但这家人口多,还是刚刚脱贫的村民,一时半会凑不够这巨额的手术费。这条消息一发到村里的微信群,村民纷纷献出爱心,有的将这一消息转发到亲人群、同学群,请求援助;有的送上浓浓的祝福,祝患者早日康复;有的通过亲友的关系帮忙联系医院的医生….…几天时间,村民们就筹到一笔菲的捐款,解决了患者的燃眉之急。
村里的微信群,每天都有新鲜事,时时传递着浓浓的乡情。今年初夏干旱,玉米种下后一直没下雨,玉米苗急须浇水灌溉,村民每天都在群里传递旱情信息,盼着有水浇地。每当村长发布说马上浇地动员大家修整渠道的消息,大家非常高兴纷纷支持,并互相哟喝着去修渠。浇地的几天里,群里随时传递浇地的进度,群众不出门就能知道自家的地几时能浇,可以合理安排时间,不耽误其它的事情,非常方便。
微信群不但担负着传达国家政策、村务传播的任务,还肩负村里红白喜事的消息。不论是谁家儿子结婚,闰女出嫁,生日满月还是老人去世,群里都会第一时间看到信息。就是出门在外打工的年青人也能很快知道,提前赶回来帮忙。村里微信群里的乡音乡语,折射出一个村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不管乡亲们住在哪里,心始都是聚在一起。
作者:唐安永
-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