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社局出台新举措:全力保障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

富平公益网讯   随着夏季的逐渐“褪去”,重庆迎来了持续的高温晴热天气,给户外劳动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烤”验。

面对极端高温的挑战,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人社局”)于8月6日正式发布《关于做好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面加强高温天气下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确保广大劳动者在高温季节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高温下的“凉”方:科学调整工作时间

通知明确要求,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需紧密关注气象预报,根据当日最高气温情况,科学指导并督促用人单位灵活调整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当气温攀升至40℃以上时,所有室外露天作业必须立即停止,以最大限度减少高温对劳动者健康的威胁。对于37℃至40℃之间的天气,则严格控制室外露天作业时间不超过6小时,并避免在一天中最炎热的时段安排作业。即便是35℃至37℃的“相对温和”时段,也需通过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严禁加班,确保劳动者得到充分休息。

值得关注的是,通知还特别强调了对特殊群体的保护,明确规定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

防暑降温:构建全方位保护网

除了时间上的合理安排,通知还强调了防暑降温措施的重要性市人社局指导用人单位在高温作业场所增设必要的降温设备,如遮阳棚、风扇、空调等,并为劳动者提供充足的防暑降温物品,如清凉饮料、防晒霜、防暑药品等,构建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鼓励用人单位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调整不适宜高温作业的劳动者岗位,确保每位劳动者的健康安全。

高温津贴:确保应发尽发,一分不少

针对高温津贴的发放,通知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即用人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及时足额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将其纳入工资总额,不得以任何形式的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

在确保劳动者在高温条件下的辛勤付出得到应有的经济回报,同时也引导用人单位在工资分配中向一线、艰苦室外岗位倾斜,体现公平与激励。

多方联动:共筑劳动者权益保护屏障

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处,重庆市人社局还强调了与应急、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以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环境卫生、物流快递等户外作业密集的行业为重点,开展专项用工指导,确保用人单位严格执行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政策。

建立健全快速响应机制,对劳动者因高温作业引发的劳动争议或权利受损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维护。(部分内容参考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 内容举报

协会声明:本文转自官方媒体或协会发布(除网友投稿)。链接:https://www.fpgynews.com/18989.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