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公益网讯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联合中央纪委办公厅,对三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
这些案例涉及调研过程中的层层多人陪同、繁琐的证明材料要求以及社会事务过度进校园等问题,充分暴露出当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严重阻碍了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增加了基层干部和教师的负担。
通报的第一起案例发生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2024年10月16日至18日,该中心调研组一行三人前往某省两个县区进行劳务品牌建设工作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对基层陪同人数缺乏严格把关,导致省、市、县、乡层层多人陪同,有时一个调研点的陪同人员近十人。这种层层陪同的现象不仅增加了基层的负担,而且调研组在考察过程中,还偏离了主题,参观了一些与调研内容明显不符的景点,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古街、千年古城墙等。这种不切实际的调研方式,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调研时间,也背离了调研的初衷,未能真正深入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第二起案例则涉及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违规开展达标创建活动。
2024年9月,该促进会违规向各省区市有关单位下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营养与健康学校(幼儿园)”建设申报评审工作。评分标准繁琐复杂,其中营养与健康学校评分表包含8大类共39项内容、117项评分标准,指标层级达到三级。这种繁琐的评分标准和大量的证明材料要求,明显违反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中关于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的要求。基层学校为了达标,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相关材料和证明,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非教学任务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三起案例发生在广东惠州市教育部门。
惠州市教育局及下属博罗县教育局在对待社会事务进校园方面缺乏统筹规范,违规开展达标、签订责任状等活动。例如,惠州市教育局在2024年10月仍然开展中小学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验收工作,要求学校对照100余项验收标准自评自查,准备各类台账资料。而博罗县教育局则在2024年5月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安全专项工作时,把应由专业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摊派给学校,要求学校全面排查校园周边水域,频繁让学生、家长签订承诺书、责任书,并将防溺水工作台账作为校长责任制考核和责任追究倒查的重要依据。这些非教育教学事务和过度留痕要求,严重加重了中小学教师的负担,影响了他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身心健康。
这三起典型案例充分暴露出当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严重性。这些现象不仅违背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也违反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相关要求。它们不仅增加了基层的负担,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中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要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加强对系统领域、行业协会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监督指导,从源头上减轻基层负担。
在具体操作上,各地区各部门要做好整改整治的“后半篇文章”。要加强全过程跟踪指导,动真碰硬督促整改,坚决杜绝表面整改、纸上整改、虚假整改。对于已经发现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还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部分内容参考政事儿微信公众号) 内容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