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了几天的冬雨终于停了下来,天空中依旧浓云密布,看不到一丝阳光。但必竟是初冬,难免有几分寒冷。这一天是富平县诗词楹联学会梅家坪镇学员既定的采风日。早八时多,十多名学员便在李广远老师的带领下向曹村镇出发了。
车辆沿红色旅游专线而行,跨越石川河,离开旅游路经北杨村、山西村向曹村镇驶去,约四十分钟到达曹村镇。曹村镇位于梅家坪镇东部距梅家坪镇约二十公里,与宫里镇、流曲镇、到贤镇、薛镇相邻,是富平县重要的柿子产业基地。
到达曹村镇后,李广远老师就联系当地人支建平老师,二人同为富平县诗词楹联学会理事,又都是当地文化名人。李广远老师为人谦和诚信,长于诗歌,散文写作;支建平老师不只诗写的好,书法功底也相当深厚,是一个多面型、复合型人才。
我们要去的第一站是贾岛墓。
拜谒贾岛墓
贾岛墓位于富平县曹村镇大贾村,贾岛:字閬仙 ,唐范阳人,诗人,自号碣石山人,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写诗时喜欢反复推敲每一个字词。有一次,他在驴上吟得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时他用“推”字,但又觉得不恰当,便在驴背上吟诵,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动作。这时,著名的文学家京兆尹韩愈恰巧经过,贾岛没有发觉,等到近身,回避已来不及,被随从们推带到韩愈马前。韩愈问明原委后,对贾岛认识创作的态度极为赞赏,并认为”敲”字更好。“敲”既能显示出对拜访者的礼貌而不失唐突,又比较响亮。二人因此还成为朋友,成语“推敲”也因此而得名。贾岛擅长写五言诗,尤以《题李凝幽居》、《寻隐者不遇》有名,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备受后人推崇。贾岛对诗的执着已经到了如痴如醉地步,又比称为”诗奴”。
诗奴说贾岛,
苦吟做推敲。
留的五律在,
世人皆言好。
贾岛原非富平县人,只所以能和富平有交集,是因为他曾到过富平,并在富平县曹村镇入赘为婿,在这里生活多年,后出门为官,做了长江县主薄,贾岛死后,葬回故里。为了纪念贾岛,这里的人为他修建了衣冠冢,并把所在的村改名贾村。
参观柿子果业合作社
拜谒过贾岛墓,支建平老师又带领我们来到了柿子产业园。一块巨大的石头伫立在路边门旁,上写“华丽柿子合作社”。
沿门而入,工人们正在院中加工着柿子。机器飞转,柿子皮如舞动的赤练在空中飞旋。工人们三、五人一组,手脚配合熟炼,脱过皮的柿子顺着滑道滚入框内。有人来回搬运,有人把柿子往架上悬挂,形成一道完整的生产线。据支老师讲,柿子的采摘不但要掌握时令,还要把控好火候。在临近霜降或霜降过后采摘为宜,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早则柿子未完全成熟,柿皮子发绿,加工出来的柿饼干瘪少汁。既影响产量,又影响质量,要等到柿子颜色变黄变红后采摘,这样加成的柿饼汁多肉厚,软糯甘甜。要分批次采摘,先采摘成熟的柿子,对于未成熟的绿皮柿子缓后几天采摘,效果会更好。但也不能熟的太过,柿子熟过后就会变软,影响加工制作。
走到悬挂柿子的地方,一座座柿饼晾晒棚排列在眼前,棚内悬挂着一串串脱过皮的柿子,经风吹日晒逐渐瘦身变红。
举目望去,犹如悬挂在绳子上的一串串大红灯笼,让人赏心悦目。空气中溺漫着淡淡的柿子的清香,沁人心脾,通达肺腑。由于今年这段时间雨水较多,好多地方都出现了柿饼发霉变黑现象,可这里的柿饼依旧红润发亮,原因可能与柿饼的管理有关。相比之下,最明显的感觉是这里的柿饼挂串间项距较宽,通风性能良好。正当我们细心观察的时候,”华丽柿子合作社”的负责人石华丽来到了这里,当了解到我们是来这里采风的,他就详细的向我们讲解柿饼的制作过程和火候的把控。
虽然我们大都是农村人,也曾见过生产加工柿饼,对柿饼的制作也有一定经验,但还是从中看到了差距。看着我们到来,工人们把目光投了过来,不时的打量着我们。他们有的踩在凳子上、有的站在架子上,捏着早挂的柿饼。捏柿饼是柿饼制作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序,这时候的柿饼由于多日的风吹日晒已经逐渐变的扁瘦,不似以前圆滚滚的模样。捏过的柿饼内外干湿均匀,有利于糖分的充分转化。柿饼捏过后在架上还需要继续晾晒,至于捏几次,晾晒到怎样的程度,这里也是有学问的。
富平柿饼 甜蜜中国
从柿子产业园出来,我们又来到了”柿子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富平县乔山书院产业有限公司”。这里挂着两个牌子,但却是一个地方,两个牌子分左右挂在大门两侧的墙上。从大门而入,里边有办公的地方,有柿子展厅。走入厅内,多种展品、藏品让人眼花缭乱。
这里有关于柿子的各种文化记载,有古今文人墨客诗词、美句,有从全国各地采集的数百种柿子标本,有历史上有关柿子的工艺图案,雕刻,有柿子树叶古化石,有人在树下的艺术造形,形象生动逼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这里你可以了解柿子的发展历史,看到柿子在全国各地的分布情况。通过比较,你可以看到富平柿子的品质和产业优势。“富平柿饼,甜蜜中国”,富平柿饼是全国各地柿饼中的佼佼者,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柿饼地道出富平,
秋深金黄树果红。
霜降时节方成熟,
旋皮绳串挂灯笼。
风吹日晒捏成饼,
入翁霜素成大功。
誉满华夏堪佳品,
远销海外有美名。
如今的曹村人,家家户户都在加工柿饼,柿饼已成为曹村镇的一张靓丽名片,成为曹村人重要的收入来源。
曹村宝地柿生花,
产业兴隆进万家。
国运昌盛民康好,
财源滚滚遍天涯。
山形秀美 风水宝地
从柿子展馆出来,沿公路前行,举目望去,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一棵巨大的柿子树映入眼帘。该树位于路旁的坡台之上,高约数丈,树冠圆而高大,硕果累累,圈居在矮之内,墙上挂着好多红色的福带。看来,该树已成为当地人心中的神话,也成为人们祈福的地方。这里山形秀美,这里是乔山余脉,是锦屏山,金瓮山和虎头山所在地,唐顺宗丰陵就座落在前面的山上,这里无疑是块风水宝地。
我只所以要用锦屏山下做本文的标题,可能与我个人的认知有关,也可能是锦屏山下更具诗意。望着山上的美景,不由激起了我登山的欲望,若非集体出行,若非初晴道路湿滑,我一定会登上这秀美高山,体验一把“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感觉”,将频山频水尽收眼底,留作我永久的记忆。
纪友良 2024年11月28日 内容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