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山下爱女桥
文/赵战劳
富平北部的频山东西横贯,绵延百里。东端与蒲城相接,西边和耀州毗连,在接近耀州的地方有座山,名曰:将军山。将军山是古时秦大将王翦屯兵练武之地。山前岭峦起伏,沟壑交错,从而拓开一个阔大的峪口,一条深深的沟道便乘势向遥远的百里沃野奔去。
人们称这条沟叫神芝沟。沟道两边地势开阔,缓坡漫下,分别座落着两个大村落。东边的称丑家村,西边叫杨家村。两个村子隶属富平县庄里镇所辖。两村比肩依存,隔沟相望,可偏偏因这条深沟阻隔,千百年来,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正如老人们所说:两个村子距离很近,可生生是这条沟让关系变得疏远;这边人去不了那边,那边人到不了这边,最恼人和费抽扯的是,逢种遇收,人便背上沉重的犁耧耙耱,把麦子打捆,装上车车,需得南下三四公里,才能绕过沟道,然后北上。你想想,这得要使出多大力气,耗费多少功夫。嗟乎!真也苦死累死了一代一代的庄汉人。
也许人们的苦苦劳作感动了上苍。相传明朝初年,丑家村一位达人宏运亨通,为官朝庭。那年,他的二女儿相中杨家村一小伙。那小伙家贫,门不当户不对,这边不愿意,可姑娘铁心不改,执意要嫁。临了,为父的无奈里只好屈从应允。非但救济那边日月,且出于女儿往来方便考虑,便耗巨额银两在这条沟道上建了一座桥。故名:爱女桥。
爱女桥地处丑家村西二百米处,是座单孔石拱桥。背倚魏巍高山,放眼茫茫沃野。桥腿横跨沟道两侧的岩石上,基础稳固,经风历雨,坚不可摧。这桥虽说距今已六百余年,依旧根脚周正,魏然挺立,完好无损。桥面长15米,宽3米,高10米。桥体的长方体以及顶部的弧形石料,块块做工细致,四棱规整,面面见錾。最具看点的是,桥头、桥脚设计别具一格,上下呼应,颇含意蕴。
桥头两边的石栏杆上俱有雕刻精细的儿童头像,个个憨态十足,眼目传神,招人喜爱。而栏板上或花草虫鱼,或鸟兽云岚,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桥脚呢?一边一个石质乌龟。乌龟背负大桥,目视前方,依势匍匐。更令人叫绝的是,这儿至今还留传着一种传说:每每夜深人静时,你若走近桥边,就会听到石娃娃们嘀嘀咕咕的说话声。这愈发显现出这座桥的神秘和神奇。故而,也有人给这桥冠以另外一名称:娃娃桥。
爱女桥在此地颇有影响,它建成后,一下方便了两村人的通行和交往。岂止两村人,也给耀州人依山东行,给周边村庄以至更远的曹村、美原一代的人西去耀州打通了一条便捷的通道。
世事演进,时代更替。自然,这桥上从古至今也演绎了几多传奇故事。有的的离奇荒诞,有的真实凄美;有的让人觉醒,有的给人教益。今择一桩影响深远,在当地广泛传播的真实故事——
民国时期,杨家村一位有志的读书姑娘,不从父愿,抗拒包办买卖婚姻,却遭到父亲的威逼毒打。姑娘有苦难言,悲愤交加,无耐间一天夜里偷偷来到桥头倾吐心事,哭诉不幸,一噎一顿里念道出这样的词句:
爱女桥,爱女桥
当年的村姑听我表
你父爱你人知晓
我父咋不理解我
爱女桥,爱女桥
我只想闭眼往下跳
严父逼我太狠毒
今个该往哪里逃……
有人听到这哭诉后,第二天便把这事告诉了姑娘的父亲。也严词力劝,陈述利害,警示后果。为父的自然心怀隐忧,这才回心转意,放弃了自己的错误做法和暴力行为。
当然,在赵州桥,泸定桥等“国字号”石拱桥面前,爱女桥自然属于“小字辈”,但它自有价值,存在的意义重大。这座桥与其说是一座桥,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把它视作一通石碑来看待,一部史书来拜读。
作者简介
赵战劳,生于1955年7月,农民,初中文化,富平县宫里镇雷村北堡人。挚爱文学,思钝手拙;苦心孤诣,孜孜不辍。上世纪九十年代始有小文见报。曾出版散文集《荆山红叶》,志书集《明秀堡史话》,亦为相关书籍撰写多篇文稿。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三秦百花诗社副社长,富平县诗词楹联学会理事。 内容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