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人物|革命功臣刘茂坤

弃笔从戎投身革命

刘茂坤自幼好学,追求上进。先后在立诚附小,立诚中学上学,后毕业于西安师范。其间受到爱国志士李敷仁,中共地下党员李一青,师源,邵武轩等人熏陶,立志为解放新中国投身革命作奉献。1937年师范毕业后,即受中共地下党员富平教育局长赵佑民之聘,到富平一高任教,期间他团结进步师生,发动学生习仲恺,傅春杰等宣传抗日救国,并组织领导了与本县反动保安团长周公甫的斗争,驱逐一高反动校长李献之,因此遭1938年元月,经师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投笔从戎,走上了革命道路。

血洒中条抗击日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4月,刘茂坤接受中共地下县委书记邵武轩指示,组织抗日武装,在庄里镇大南巷挂起了“抗日义勇军学兵营招募,处”的大牌,一月有余就招募兵员40多名,最后组成70余人的抗日敢死队,茂坤任营长,师源任参谋长,按党组织指示编入爱国将领胡景铎部,东渡黄河到山西抗日前线。胡景铎接受茂坤组建游击队的建议,茂坤任游击队长,成为十七军的一支铁拳,”胡营楞娃”的名号成为当时的美谈。1939年在与日军的遭遇战中,歼敌300余人,游击队12名战士英勇牺牲,血染中条山。为了补充抗日力量,1941年党派刘茂坤回陕招募新近,途经潼关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严刑烤打脚戴镣铐,茂坤威武不屈,并组织越狱斗争,设计打死死一狱警,拿到牢门钥匙,放走了百余名难友。

庄里交通站”鸿记花行”

地下斗争不畏艰险

1944年下半年,党派刘茂坤由淳耀县委回到富平庄里镇做地下工作,他在庄里西关开设了“鸿记花行”作为地下交通站,为往来边区的同志提供掩护和食宿,为组织收集情报,他的夫人魏希廉不畏艰险,也为革命做了大量的工作。“鸿记花行”的工作人员有唐志华(任经理,后发展为党员),刘景云、王宏发等六人。交通站成立后,先后接待掩护过邵武轩、师源、白充江、张中涛、王直斋、杨万钧等党组织负责人和地下工作同志。刘茂坤经多方活动当上了正(今庄里辖区)乡,到支枪一枝长枪,并以靳立宗、师学安、张兆德、刘九十、杜元春、胡永龙等十多名进步青年骨干,建立起一支地下武装为党工作。同时他受党“异地插花”的指示,亲赴临潼组建铁炉镇小学支部,发展党员10多名。1947年,由于叛徒韩国璋的告密,富平伪县府下令通缉捉拿刘茂坤,他得到消息从容脱险,地下交通站遭到破坏。后来党又派他打入西安自卫队任参谋,1949年西安解放,西安自卫队全体官兵起义,党组织让刘茂坤去三原分区随军西进兰州,任定西军分区侦察科长。

随军西进名震甘肃

在定西军分区期间,刘茂坤带领一支小分队,承担西吉县剿匪任务,历时半月三次挖掉九个土匪窝子,活捉恶霸土匪头子周凤岐、周凤吾二人,名震甘肃,当时的《甘肃日报》头版报道了他立功受奖的事迹,并在庆功会上作了剿匪经验报告。从1950起,历任战科,靖兵役局局长等职,受团级待遇。工作负责,秉公办事,从不徇私,几十年如一日。

回归故里发挥余热

1957年后,由于党内外极左思潮影响,刘茂坤因家庭成份及海外关系,受到不公正待遇,1962年被迫回乡种田,时年48岁。他虽遭不平,但仍能泰然处之,度过了16年平淡的耕读生活。1979年5月,他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享受到离休待遇。他的心里仍然装着人民和国家大事,一心扑在家乡地方的建设事业上。1982年他组建了中共庄里老干支部和政协学习小组,坚持活动,发展李敬亭,来济民等六名老同志入党。

1985年倡仪发起立诚中学复名和65周年校庆活动,为成立校友会四处奔走,筹资10万元建造教学楼和教工宿舍楼。又为庄里西环、南环路铺设争取资金50万元。上西安,走富平,寻省上,不辞辛劳,为庄里人民干了几件事,现了个产员了民业,鞠尽瘁死后已的秀品质可贵精神。

杨正前 2024年8月

刘茂坤和夫人魏希廉

作者简介

杨正前,富平县农技中心退休干部,庄里试验区政协文史员。爱好广泛,喜欢书法和写作。 内容举报

协会声明:本文转自官方媒体或协会发布(除网友投稿)。链接:https://www.fpgynews.com/20072.html
返回顶部